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生动教材 大型交响音画── 柏坡情●中国梦 ──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红色剧目
发布时间:Sep 23, 2019 | 作者:
节 目 单
1、 序幕:《党中央来到西柏坡》 (混声合唱)
2、《欢呼土地法 烧毁旧地契》 (女声领唱、合唱) 领唱:左兰萍
3、《毛主席教咱插稻秧》(男低音领唱、合唱) 领唱:于春华
4、《周副主席还梨》 (女声领唱、合唱伴唱) 领唱:张艳芳
5、《少奇同志的小木箱》(大合唱)
6、《朱总司令的一碗野菜》 (合唱)
7、《伟大的母亲戎冠秀》(女声领唱、合唱) 领唱:张 颖
8、《英雄平山团 人民子弟兵》(男声合唱) 薛家树 等
9、《平山民谣 最后一碗米》(女声领唱、合唱) 领唱:赵 梅
10、《小推车推出胜利来》(男声领唱、合唱伴唱) 领唱:邢洪涛
11、《高歌一曲大决战》(河北梆子戏歌独唱、合唱)独唱:王 芳
12、《习总书记和咱拉家常》 (女声领唱、合唱) 领唱:李智玲
13、 终曲《柏坡情.中国梦》(男女声领唱、大合唱)王卫利 孙玉茹
《柏坡情·中国梦》剧情简介
序幕《党中央来到西柏坡》伴随春雷一声, 1948年5月26日,毛主席和党中央进驻西柏坡。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,指挥了震撼世界的“三大战役”,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“两个务必”,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。新中国从这里走来,中国梦从这里铺展!
曲目2《欢呼土地法,烧毁旧地契》这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第一步。1947年7月,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颁布了第一部《土地法大纲》。农以地为命,民以食为天。从欢呼土地法、烧毁旧地契的冲天火光中,我们看到了农民圆了土地梦的欣喜,也找到了三大战役摧枯拉朽的力量源泉。
曲目3《毛主席教咱插稻秧》农业大国的中国梦,首先从重农举农做起。日理万机的毛主席亲自到田间教农民插稻秧。离开西柏坡之后,仍念念不忘当地水稻种植。党中央和毛主席时刻把农民的温饱放在首位。喜看今日西柏坡稻菽千重浪,毛主席教农民插稻秧的故事代代传唱。
曲目4《周副主席还梨》周恩来副主席住的院子里,有一棵茂盛的梨树。秋天梨熟,满院香气。周副主席多次催促房东前来收梨,可房东为让周恩来副主席吃上鲜果,就是不去摘。中秋夜,周恩来和警卫员采摘后一个不留地送还房东。梨儿小,情无限,党和人民爱无边。
曲目5《少奇同志的小木箱》在西柏坡少奇同志的旧居里有一个旧木箱。这个小木箱,是少奇同志的传家宝,从延安带到西柏坡,又从西柏坡带到北京城。1980年,王光美把小木箱又赠给了西柏坡纪念馆。就是这个旧木箱,曾装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》的书稿,少奇同志曾伏案修改《土地法大纲》。小木箱装满了少奇同志忠诚人民的情,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和理想!
曲目6《朱总司令的一碗野菜》朱总司令儿子从前线回到西柏坡,随意一句话:“全国就要解放了,咱也该进城享享福了!” 朱总司令由此看到了胜利后的危险,便用玉米面窝窝头和两盘野菜招待儿子吃饭。野菜苦,野菜香,一碗野菜永难忘!
曲目7《伟大的母亲戎冠秀》“子弟兵的母亲”戎冠秀,冒着生命危险救护八路军伤员,先后送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参军参战,她是平山人的骄傲,也是燕赵儿女的典范。从戎冠秀身上,揭示出“没有子弟兵的母亲,就没有雄兵百万”;没有人民的浴血奋斗,就没有人民的江山政权。
曲目8《英雄平山团 人民子弟兵》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,王震旅长派人到平山扩军,短短一个月零三天,便征召了1500名平山子弟兵,正式编为359旅第718团,被称为“平山团”。该团屡获战功,又是南泥湾大生产的主力。聂荣臻亲写嘉勉令称之为“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”,人民子弟兵的称呼便由此而来。毛主席欣喜地夸赞为平山团为“王者之师”。
曲目9《最后一碗米》平山是白毛女的故乡,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,1931年成立第一个党支部,抗日战争爆发时已有党员700多名,抗战八年供应军粮1130万公斤,军鞋57.27万双,村村有战斗故事,无处不丰碑。“最后一碗米,用来做军粮……”是当年平山人民拥军支前的一首歌谣,至今唱起它,仍催人泪下,荡气回肠。
曲目10《小推车推出胜利来》准海战役中,我与敌兵力对比是60万对80万。仅从这个数字上说并不占优势,可是有547万民工活跃在各个战场,有83万辆小推车在支前,平均10个民工围绕在一个战士身边。这就形成了不可逆转的绝对优势。难怪陈毅元帅曾经动情地说:“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!”
曲目11《高歌一曲大决战》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了震惊中外的“三大战役”,历时139天,歼敌154万余人。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,我们看到了三大决战旌旗飞扬、枪林刀光的辽阔战场,听到了人民战争摧枯拉朽的惊天巨浪,得到了“中国命运决定于此”的诠释与感慨!
曲目12习总书记和咱拉家常》2013年7月11日,习总书记轻车简从,先到30多年前工作过的正定农村看望干部群众,随和地坐在群众中间拉家常。然后在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的土坯房里,与村干部、老党员和群众代表一起座谈,心贴心,面对面,从西柏坡的梦想,畅谈中国梦的明天!
13终曲《柏坡情.中国梦》从中国共产党“进京赶考”起,中国人就天天期盼:什么时候实现民富国强,何年何月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圆?经过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接力赛,历经了70年的的探索实践,终于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迎来晨曦初现。让我们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向着“两个百年”的宏伟目标,高扬起中国梦圆的浩荡风帆
裕华爱乐交响乐团简介
這是一个成立于2003年的群众文化团体。现拥有演奏员80名,是一个乐器、声部编配整齐的大型交响乐团。该团已注册成具有法人资格的个体性质演出团体。演出最大阵容时达260余人。
本着普及高雅艺术、活跃群众文化的宗旨,十年来一直根植社区排练演出,并到周边省市演出多场,获得交口称赞,得到社会各界认可,引起省、市领导重视。有关部门为乐团购置了大件乐器。
本着普及高雅艺术、用健康旋律服务于民的宗旨,十年来一直根植社区排练演出,多次参加“高雅艺术进校园活”、“彩色周末广场”、慰问农民工专场、赈灾募捐等演出活动,曾在北京国家图书馆、涿州、保定、安国等周边省市演出多场,获得交口称赞。得到省、市领导及河北省军区、华北制药、市总工会等单位的高度重视,有关部门为乐团购置了大件乐器。
乐团总监、常任指挥李世章是乐团的组织者。他从部队歌舞团转业后,任石家庄市歌舞团副团长、指挥,市艺校教学校长,退休前后多年坚持音乐创作,作品曾4次荣获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奖”和文化部创作奖。
为发展当地文化建设,弘扬西柏坡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劲增力,乐团创作组历经三年努力,创作出大型交响音画《西柏坡的故事》,后改名为《柏坡情·中国梦》。先后两次在石市汇报演出,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,被誉为“红色的交响乐、时代的进行曲!”2012年,中国大剧院的专家和领导曾发涵力邀进京演出。2019年,被市委宣传部列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红色经典曲目。
- 上一篇: 《柏坡情·中国梦》精彩剧照
- 下一篇: 昆曲之美——骨子里的风雅